三顾茅庐的故事?
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邓县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郡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三顾茅庐是出自那个历史时代?
“三顾茅庐”出自东汉末年,公元207年至208年。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隆中对》。
东汉末年,刘备很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统一国家。一天,三人来到隆中,但孔明不在,他们只好失望而归。回到新野,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叫人立即备马。到了草屋,书童说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怏怏而回。
时间过得很快,刘备打算三访孔明。三人第三次来到隆中,离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便下马步行。这时,诸葛亮在午睡,为了不打扰他,刘备恭敬地在台阶下等候。张飞见了,很生气,想放火,但没有。
孔明醒来,谈论起国家大事,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便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关于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帮刘备。
成语三顾茅庐的源出句
- 成语三顾茅庐的源出句
- 三顾茅庐sān&x3000;gù&x3000;máo&x3000;lú[释义] 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语出] 元·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辨形] 庐;不能写作“芦”。[近义] 礼贤下士[反义] 拒人千里 妄自尊大[用法] 用作褒义。有时可用于讽刺某些人摆架子;一次两次请不来。一般作谓语、宾语。[结构] 动宾式。[例句] &x3000;&x3000;&x3000;&x3000;①刘厂长~;终于把身怀绝技的老工人请回厂。 &x3000;&x3000;&x3000;&x3000;②新任厂长~;终于把他请出来当总工程师。
看成语,猜名人:1,四面楚歌,2三顾茅庐,3刮目相看,4负荆请罪,5,完壁归赵,6凿壁偷光,7指鹿
- 看成语,猜名人:1,四面楚歌,2三顾茅庐,3刮目相看,4负荆请罪,5,完壁归赵,6凿壁偷光,7指鹿为马,8纸上谈兵,筏珐摧貉诋股搓瘫掸凯9,精忠报国,10,闻鸡起舞,11,入木三分,12,卧薪尝胆,13,乐蜀,14,图穷匕见,15,跨下之辱,16,煮豆燃萁。什么意思?
- 是和这个典故有关的人1项羽2刘备4廉颇5蔺相如8赵括9岳飞12勾践15韩信16曹丕
三顾茅庐课文成语
- 三顾茅庐拼音:sān gù máo lú释义:顾:拜访;发姬篡肯诂厩磋询单墨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纸上谈兵、三顾茅庐、完璧归赵、滥竽充数,每个成语的故事主人公是谁?
- 滥竽充数:南郭先生凿壁偷光:匡衡 完璧归赵 蔺相如纸上谈兵 赵括卧薪尝胆:勾践 三顾茅庐 刘备
写出下面成语中的人物 初入茅庐( ),入木三分( ),三顾茅庐( )围魏救赵
- 四面楚歌项羽 法供瘁佳诓簧搭伪但镰 初出茅庐诸葛亮 入木三分 王羲之 破釜沉舟项羽 背水一战 韩信
写出成语故事的主要人物 四面楚歌( ) 纸上谈兵( )完璧归赵( )望梅止渴( )三顾茅庐()
- 四面楚歌:项羽项王夜起悲歌,盖世英雄穷途末路的形象在描写中呼之欲出.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纸上谈兵:赵括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望梅止渴:曹操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典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为激励士气曹操说:“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完璧归赵:蔺相如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将玉璧完整地归还赵国.从引申意来说,完璧归赵的意思是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给原主.这则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主人公就是这两个人.
将下列成语按结构分类:画龙点睛,图穷匕见,三顾茅庐,不耻下问,举一反三,任重道远,春风得意,
- 一帆风顺,纸上谈兵,朝三暮四,空中楼阁,集思广益,逃之夭夭,锦上添花,想入非非,落井下石,中流砥柱,可歌可泣,天衣无缝,百感交集,痛改前非,画饼充饥,哗众取宠,战无不胜,孤芳自赏,居心叵测,放虎归山,循规蹈矩,恨铁不成钢,自欺欺人,语重心长,水深火热
- 联合结构:画龙点睛 图穷匕见 举一反三 任重道远 朝三暮四 集思广益 可歌可泣 循规蹈矩 语重心长 水深火热 自欺欺人 集思广益 哗众取宠动宾结构:三顾茅庐 痛改前非 放虎归山 恨铁不成钢 画饼充饥偏正结构:纸上谈兵 空中楼阁 中流砥柱 不耻下问 锦上添花主谓结构:百感交集 天衣无缝 百感交集 孤芳自赏 居心叵测 春风得意 战无不胜 一帆风顺动补结构:逃之夭夭 想入非非在联合结构中有一部分根据意义可以划分为目的结构及其他。转自其它人